很多人或許對於卡林巴琴(或作拇指琴)還有點陌生

拇指琴(Thumb Piano)其實是一種源自於非洲的傳統樂器

它是由大小不一的鐵片,搭配上木頭音箱而產生音高共鳴的樂器

也因此,拇指琴的傳統名稱其實就叫做『鐵片琴』。

卡林巴琴(拇指琴)的原型設計,算是非常簡單粗糙

而且因為非洲的各個部落不同,而有各自的設計

當時的卡林巴琴其實並不叫做『Kalimba』而是被通稱『Mbira

只能說,黑人對於音樂的天份與熱情真的是上天給的恩賜之一

而mbira這個樂器也被當時研究非洲音樂的專家 Hugh Tracey

發現,進而作了改良而發展成現在的『卡林巴琴』(拇指琴)

現在的卡林巴琴(拇指琴)構造設計算是非常成熟了,

共鳴箱體除了有著正面的共鳴響孔外

在背面也有兩個小響孔。

這樣的設計不僅讓音量與延音往上提昇了,

也可以讓拇指琴玩家作一些『顫音技巧』。

甚至共鳴箱體還有不同的木頭配置;

最常見的就是『桃花心木』(Mahogany)『相思木』(Koa)

這也讓卡林巴琴玩家有了更多的音色選擇。

目前市場上的卡林巴琴(拇指琴)主要分成10鍵與17鍵兩種

10鍵的音高雖然較少,但琴鍵寬,適合小朋友作入門樂器

而17鍵的音色優於10鍵(共鳴箱較大,琴鍵材質較好)

拿來伴奏、獨奏或配搭木吉他或烏克麗麗,效果都很不錯!


延伸必讀

~黑心卡林巴的選購地雷~

馬上來買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