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冷門的弦樂器
似乎很少父母親會想到把大提琴作爲自己孩子發揮音樂和天賦潛能的一種樂器。然而,如果有一種弦樂器能爲初學者帶來樂趣的話,那就是大提琴了,多數學校管弦樂團都缺少大提琴演奏者,也因而需要任何具有合理水準的年輕大提琴手。
而關於是否選擇學習大提琴,以下有三個截然不同的理由可以說服你:
1.處於一個基本音樂水平不錯,並已具備必要音感的孩子就能夠有不錯的表現,即大提琴演奏達到相當好的水平,並能使之與較高音的弦樂器的演奏相結合。且大提琴的演奏樂譜較易識讀,演奏姿勢也較舒服,而且對最初奏出的樂音也不會感到失望,這跟拉小提琴的情況一樣。
2. 獨奏者演奏協奏曲或在弦樂四重奏中演奏時,要求掌握先進的大提琴演奏技巧。 它同樣像學拉小提琴那樣需要智慧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習,並且也會得到差不多的回報。
3.第三個理由是把大提琴作爲「第二個學習的樂器對象」。 已學習過像鋼琴、風琴或吉他之類單獨演奏的樂器的孩子,無論是社交還是音樂方面的,都能與管弦樂團中其他成員交流,經常是受益匪淺。在這種情況下,大提琴成了他們學習演奏的絕好的第二種樂器,他們不僅演奏了弦樂器,而且也有了演奏管弦樂的經歷,又不需要額外太多的特別練習。
留言